- 我的门票
- 我的展会
- 我的行业
- 网站地图
- 登录/注册
李曼大会听课笔记丨会前论坛1-新一代养猪兽医研讨会暨莫瑞森科学实践奖(加农正和,牧原食品赞助)
科学·分享·合作·传承
2025 LEMAN 李曼大会听课笔记
分会1-新一代养猪兽医研讨会暨莫瑞森科学实践奖
The 14th Leman China Swine Conference
2025年10月18日上午,第十四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分会1-新一代养猪兽医研讨会暨莫瑞森科学实践奖》,在湖南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三楼星沙厅03隆重召开。本场会议由刘爱民和杨振主持。
会议日程如下:
分会1-新一代养猪兽医研讨会暨莫瑞森科学实践奖(加农正和,牧原食品赞助)(星沙厅03,三楼)
主持人:刘爱民、杨振
8:30am - 介绍
8:40am - 一例猪肺炎支原体不稳定农场的处置及经验总结, 刘源,瑞东农牧
8:55am – 创新单次定时配种技术研究, 吴俊辉,广州威生医药
9:10am - 某PED双阴GP场转阳后采用部分清群净化的案例研究,吴硕文,环山集团
9:25am – 蓝耳净化案例分享,金浩,勃林格动物保健(中国)
9:40am - 价值链分析在与泔水喂猪相关的非洲猪瘟传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李树博,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9:55am – N&GPs蓝耳防控与净化实践,黄海滨,加农正和
10:10am - 休息
10:25am – 2种PRRSV驯化方式的应用效果对比与分析,张超,广西扬翔集团
10:40am – 母猪产后子宫炎的解决方案, 曲东帅, 丹俄农业
10:55am – 泰妙菌素防控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敏感性测定与应用实践,任静雷,礼蓝(上海)动物保健
11:10am – 一例规模化猪场蓝耳混群感染处置案例分析,赵凤奎,齐鲁动物保健
11:25am – 新型猪圆环病毒5型的发现、鉴定及病毒特性研究, 刘献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11:40am – 后生元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抗蓝耳病毒效果研究, 唐宇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1:55am – 总结
主持人:刘爱民
主持人:杨振
1. 一例猪肺炎支原体不稳定农场的处置及经验总结, 刘源,瑞东农牧
一、背景介绍
猪肺炎支原体是现代化、高密度、连续生产体系下持续放大损失的核心麻烦。
二、研究目的
1、对比驯化前后群体后备猪支原体感染动态模型,为支原体稳定农场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2、确定后备猪支原体最适驯化日龄及驯化阳性肺脏的用量。
3、后备猪支原体驯化对相关生产指标(健康指标,分指标,配种性能,断奶性能)的影响。
4、支原体驯化后对下游保育育肥的影响。
三、材料方法
实验农场:瑞东农牧处于支原体阳性不稳定的母猪场及下游育肥场
主要材料: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支原体阳性肺脏、深部输精管,开口器
试验方法:深部支气管采样,后备猪支原体雾化驯化
四、结果与分析
1、支原体雾化驯化最适日龄及阳性肺脏使用量
⑴6周龄驯化后到100日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5周龄驯化;
⑵6周龄驯化,两周后阳性率达到100%,显著高于5周龄驯化;
⑶5周龄驯化后,7周龄进行阳性率确定时猪只太小,深部支气管拭子采样非常困难。
2、支原体雾化驯化阳性肺脏使用量
⑴8周龄完成阳性确定后,从本批次挑选2-3头健康度较高,支原体CT值在20-22的猪只作为下一个批次驯化的种子猪;
⑵驯化肺脏使用量很难精准确定,需要根据实际临床表现进行调整,一般为1/2-1个肺脏;
⑶在阳性率确定前,不使用针对支原体的药物,阳性率大于85%以上,确定驯化成功,开始使用针对支原体的药物进行保健。
五、结论与讨论
1、后备猪支原体感染的滞后性,是造成母猪场及下游保育育肥场健康不稳定的关键原因。
2、通过绘制后备猪支原体感染动态模型,可明确农场是否存在支原体影响。
3、通过早期驯化(6周驯化,8周阳性确定)可以使后备猪的支原体感染限制在后备舍,减少对大群的健康影响,显著提升母猪场的健康水平。
4、通过早期驯化(6周驯化,8周阳性确定)可以使后备猪在分娩时结束排毒期,减少支原体在产房的水平传播,降低下游支原体阳性率,从而极大提高健康水平。
2. 创新单次定时配种技术研究, 吴俊辉,广州威生医药
一、概要
1、国外单次输精研究
应用方案成熟,效果显著,但不完全适合中国猪场。
2、适合中国猪场的首创一次定时配种技术
⑴两种高糖糖基化蛋白组合的新方案
⑵无需查情,不依赖配种经验
⑶流程化、标准化操作
3、一次配种新技术在Top20集团应用效果显著
⑴在多个Top20集团验证了效果:平均提高受胎率10%和合格仔数1.5头
⑵平均投入产出比1:5
二、单次定时配种技术优势
1、降低配种成本
将配种工作量降低 1-3倍,效率提高2倍;减少50%精液消耗;直接节省人力和物料成本。
2、提高繁殖效率和仔猪均匀度
母猪参繁受胎率提高10%;配种集中,分娩集中,仔猪均匀度高。
3、减少非生产天数
提高断奶后发情率和受胎率,减少吃空饷的母猪;断配间隔缩短3天以上。
4、管理方便
使繁殖管理从依赖经验转向可量化、可执行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三、行业痛点
传统查情配种以及国外单次定时配种均不完全满足中国猪场现状。
四、总结
1、创新一次定时配种技术,可显著提高母猪参繁受胎率和产仔数,从而提高PSY。
2、通过精准注射高糖基化PMSG和高O糖HCG,实现了同步发情和集中排卵,仅需一次定时配种。
3、实现配种流程化标准化,无需依赖传统查情经验,可节省劳动力、精液和配种综合成本。
4、该新技术在Top20集团应用验证,降本增收效果显著。
3. 某PED双阴GP场转阳后采用部分清群净化的案例研究, 吴硕文,环山集团
一、背景介绍
1、非瘟之后,猪场流行“正压空气过滤+小间化/应急门”设计,为内部生物安全升级提供了硬件基础。
2、体系内已积累了双阴群在ASF、PRRS、Mhy转阳后通过部分清群实现疾病快速净化的处置经验。
3、2024年冬季在山东地区出现流行趋势。靠场人、车、物等靠场环境样品PEDV检出率高达4.7%,饲料厂环境也存在PEDV污染。
二、研究目的
通过分析猪场猪流行性腹泻(PED)双阴维持策略和转阳后采用部分清群技术实现快速净化的成功经验,为>PED双阴场转阳后的处置提供除返饲、疫苗免疫等常规方案之外的参考依据,提高我国猪场PED处置与防控能力。
三、材料和方法
1、PED双阴维持策略:自2022年进行生物安全体系迭代,如:饲料广制粒冷却室空滤改造,简化物流中转环节,猪场生物安全设备设施升级。
2、将“正压空气过滤+栋舍小间化/应急门”设计与内部生物安全结合,实行风险小单元管理,降低疾病内部扩散风险。
3、尝试采用部分清群对PED双阴场转阳后进行快速处置。
四、结果与分析
1、投入与回报
当前GGP/GP约20000头猪持续保持PED双阴生产,年提供种猪近20万头。
2、处置过程
⑴减少房间内通风量,压强降至10-15pa,停止跨间操作;
⑵对浴室和中央连廊环境使用1:200卫可喷雾消毒,员工工装1:200卫可浸泡消毒,兽医负责将阳性猪只安乐死;
⑶人员由应急门进入R5,使用空滤车将整间322头妊娠猪剔除至方舱场,房间消毒封存;
⑷审计内部交叉风险,房间R4、R6、B1、B3划为高风险,连续2天全群采样检测,在第5、10天转为单元抽检+异常猪监测。
五、结论与讨论
1、非洲猪瘟后随着行业整体生物安全体系的升级,在高密度地区维持大群体长时间的PED双阴是可以实现的。
2、PED的RO值高达5.39,相对其他疾病,群体内传播快,本案例中依靠完善的内部生物安全,通过早发现、早处置,实现了PED转阳后采用部分清群技术快速净化。
3、执行单一性应急预案和日常演练,可缩短应急反应时间,提高处置成功率。
4. 蓝耳净化案例分享, 金浩,勃林格动物保健(中国)
一、精准筛选方案介绍
1、蓝耳净化-精准筛选流程
二、蓝耳净化-精准筛选案例分享
1、蓝耳净化--精准筛选案例时间轴
2、后备猪入群流程,后备猪配种选用公猪均为本场自留阴性公猪
3、01-04批次持续能检测到蓝耳抗原排毒;从05批次开始,上产前检测抗原抗体,阴性/阳性母猪分间饲养。
4、阶段1-出生阴性仔猪断奶的时间:时间为4周;阶段2-双阴后备母猪分娩仔猪断奶,全群转阴。
三、总结
1、精准筛选方案:在1-B蓝耳阳性低流行率基础上,快速实现蓝耳净化,不影响生产产能,操作简便,便于现场落地实施。
2、精准筛选方案显著缩短从蓝耳阳性群中建立双阴群的时间,为猪场节省周期成本,创造更高经济效益。
3、精准筛选方案除用于蓝耳净化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筛选条件提升猪群整体蓝耳健康等级,实现猪群健康管理的精准升级。
5. 价值链分析在与泔水喂猪相关的非洲猪瘟传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李树博,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泔水喂猪者的一天
1、白天:喂猪
小猪:一日三次
育肥:一日两次
2、夜晚:收泔水
怕油怕辣(油辣不利于消化)
不怕酸臭(碳水蛋白是优质泔水)
不多不少(多,难处理;少,不够吃)
不能隔天(超24小时菌多)关系固定(饭店与收集者长期合作)
3、早晨:泔水预处理
煮泔水(加水熬,混匀,为了分离)
挑泔水(去除筷子、塑料袋等杂物)
分离油(小猪吃多了油容易生病)
配饲料(加适量水、饲料)
二、泔水喂猪的三大主要传播风险
1、泔水收集者和车辆频繁进出猪场:生物安全水平低,泔水桶交换。
2、买猪和卖猪时同行邻居来帮忙:无防护、无消毒;买卖频繁,图便宜,入场不检测;废弃圈舍样品,核酸阳性。
3、泔水未达灭菌标准就喂猪:泔水桶交换;检测大量泔水样品,核酸阴性。
三、泔水资源化处理技术
1、厌氧消化: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2、好氧堆肥:餐厨垃圾因营养物质丰富,可提供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可作堆肥原料。
3、饲料化:将餐厨垃圾经物理法高湿消毒和烘干粉碎后制成动物饲料或经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制成生物蛋白饲料。
四、泔水喂猪与其他处理方式比较
1、优势:投资金额小,减量化程度高,产品收益大。
2、机会:垃圾分类处理,泔水变得更纯。
3、威胁:无害化程度低。
4、劣势:疫病转播风险。
五、结论与讨论
1、有泔水饲喂史的养殖户其非洲猪瘟场间传播的最主要风险是生物安全措施较差的情况下人员车辆的频繁进出。
2、泔水喂猪是目前效益最高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方法,在粮食资源稀缺、餐厨废弃物单独分类收储、非洲猪瘟已定植的状态下探索风险可控的工厂化泔水喂猪新模式是可行的。
3、在短期消灭非洲猪瘟的目标下,禁止泔水喂猪,从而减少人员场内场外流动,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正确决策。
4、清理泔水喂猪后要注意补充生猪产能(全国被清理后的猪可能在300-350万头左右)。
6. N&GPs蓝耳防控与净化实践, 黄海滨,加农正和
一、N&GPs项目背景
1、降低造肉成本是猪企核心战略需求
蓝耳健康管理战略落地:增效挑战5000元/母猪/年。
2、蓝耳影响成本5个关键
⑴后备、断奶母猪:不发情10-20%,返情率15-30%,分娩率10-20%
⑵怀孕母猪:流产率5-30%
⑶分娩母猪:无效仔率5-10%,采食量10-20%,成活率10-20%
⑷保育仔猪:死淘率10-30%
⑸生长育肥:呼吸道20-40%,料肉比0.1-0.5,出栏时间10-20%
二、N&GPs技术路径
1、N&GPs蓝耳净化体系
2、蓝耳特异性免疫力GPs和N抗体评估依据
⑴CD163受体被敲除的细胞或猪,不再感染PRRSV
⑵PRRSV结合GP2/3/4三聚体与CD163受体结合进入到细胞
⑶GP2/3/4三种GPs抗体阻断三聚体与CD163受体结合,有效阻止病毒的感染
3、蓝耳非特异性免疫力临床评估依据
免疫调控使猪群的免疫力维持在较高水平,在蓝耳病防控及净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项目实施目标及步骤
1、项目目标
一阶段:GPs高抗稳定
快速稳定猪群,正常生产。
二阶段:双阴仔猪
种猪群稳定生产、培育出双阴仔猪。
三阶段:全群净化
N&GPs体系应用,全群双阴的终极目标。
2、项目步骤
四、项目价值与优势
1、项目价值
⑴生产成绩整体提升
母猪PSY提高,增加效益1000元/头以上;育肥猪死淘降低5-30%、料肉比降低0.1-0.5,降本约150元/头。
⑵药物和疫苗费用下降
蓝耳阳性稳定,仔猪不使用蓝耳苗;细菌苗基本不用,抗生素大幅减少。
⑶抗风险能力提升
猪场拥有长期稳定、性价比超高的蓝耳病净化体系,对其它疫病的防控能力增强。
⑷经营竞争力提升
猪场拥有低成本的能力,更具竞争力。
2、项目优势
⑴独创的评估体系
临床评估、生产评估,对猪群蓝耳的感染状态和免疫状态评估。
⑵独有的检测方法
检测N蛋白抗体,同时检测GPs抗体。
⑶定制防控落地方案
注重个性化方案的制定,一场一方案。
⑷持续预警监测服务
动态监测猪群感染状态和免疫状态,及时预警。
五、总结
1、蓝耳净化承接猪企低成本战略
2、蓝耳可防可控可净化
3、蓝耳防控与净化是系统工程
4、N&GPs技术体系是实现蓝耳净化最近的路
7. 2种PRRSV驯化方式的应用效果对比与分析, 张超,广西扬翔集团
参考资料:
WSE
举办地区:湖南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国展路118号
展览面积:150000㎡
观众数量:150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