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门票
- 我的展会
- 我的行业
- 网站地图
- 登录/注册
听课笔记 | 会前论坛7-疾病控制与净化论坛 (华派生物集团赞助)
科学·分享·合作·传承
第十四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8-20日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养猪行业会议,始终秉承着“为世界养猪业提供科学为本的解决方案”的宗旨,持续为中国养猪从业者分享来自全球权威专家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资讯,致力于搭建一个不带偏见的共享知识与经验的平台,赢得了广大行业同仁的高度认可,被行业内评为养猪业最有价值的会议之一。
第十四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暨世界猪业博览会,诚邀全球同仁莅临长沙,共襄盛举!
2025 LEMAN
李曼大会听课笔记
疾病控制与净化论坛(华派生物集团赞助)
The 14th Leman China Swine Conference
2025年10月18日下午,第十四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分会7-疾病控制与净化论坛》,在湖南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三楼星沙厅03隆重召开。本场会议由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亚历克斯·科沃斯和朱拉隆功大学苏普特·瓦塔纳潘萨克主持。
论坛日程
分会7– 疾病控制与净化论坛
10月18日 下午 三楼星沙厅03
主持人:亚历克斯·科沃斯,苏普特·瓦塔纳潘萨克
1:30pm - 育肥期间胸膜肺炎APP控制和净化经验,杨德鸿,温氏集团研究院
2:00pm – 通过免疫控制和净化种猪群的流感,塞萨尔·科尔佐, 明尼苏达大学
2:30pm - 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组装机制及免疫特性研究,杜平,华派生物集团
3:00pm - 休息
3:20pm - 猪群中的PCV2感染:了解其在群体水平的影响,亚历克斯·科沃斯,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3:50pm - 利用反饲控制新生仔猪肠道病毒,苏普特·瓦塔纳潘萨克,朱拉隆功大学
4:20pm - 蓝耳病的监测与净化,李明,神农集团
4:50pm - 问答
主持人:亚历克斯·科沃斯,苏普特·瓦塔纳潘萨克
1. 育肥期间胸膜肺炎APP控制和净化经验
杨德鸿,温氏集团研究院
一、疾病概述(Disease Overview),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包括:急性死亡、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剖检可见胸膜炎、肺出血和坏死。APP对育肥猪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包括死亡率升高、饲料转化率下降、治疗成本增加。
二、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APP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传播,尤其在高密度饲养环境中传播迅速。潜伏感染猪和康复猪是主要传染源。多发生于育肥中后期(70kg以上),应激(如转群、气候变化)可诱发发病。
三、诊断技术(Diagnostic Techniques), 临床诊断:依据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病原分离培养(金标准),PCR检测:快速、敏感、特异性高,ELISA:用于血清抗体检测,适合群体监测。建议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判断。
四、控制策略(Control Strategies), 疫苗免疫:使用多价或自家疫苗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疫苗接种需在感染前2~3周完成,推荐在转群前进行。药物控制:常用药物包括氟苯尼考、头孢类、泰乐菌素等。应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避免耐药性问题。生物安全:加强猪舍通风、减少应激、全进全出管理。严格消毒、限制人员和车辆流动。
五、净化措施(Eradication Measures), 群体净化策略:清群-重建:适用于严重污染场,但成本高。部分清群+疫苗+药物控制:适合中等感染场。检测-淘汰:对种猪场或高健康水平场更适用。监测与评估:定期采样检测(血清+鼻腔拭子),建立健康档案,追踪感染动态。成功案例分享:某育肥场通过“疫苗+药物+生物安全+部分清群”策略,在6个月内实现APP净化,死亡率下降80%,药费减少60%。
六、生产实践建议(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建立APP监测体系,定期评估猪群健康状态。疫苗免疫应结合本场菌株类型,必要时制备自家苗。强化员工培训,提高疾病识别与应对能力。与兽医专家合作,制定个性化防控与净化方案。
七、结论(Conclusion), APP是育肥猪生产中的重要疾病,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科学的诊断、合理的疫苗与药物使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甚至净化该病。实现APP净化不仅提升猪群健康水平,也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2. 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组装机制及免疫特性研究
杜平,华派生物集团
一、研究背景, 病毒样颗粒(VLPs)是由病毒结构蛋白组成、不含病毒核酸、不能自主复制的颗粒。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是全球首个在无细胞体系内由三个结构蛋白自组装而成的VLP疫苗,已获两项一类新兽药证书。已开发猪、牛OA二价VLP疫苗,具备广谱抗原性和高效免疫特性。
二、口蹄疫VLPs的组装机制, VLPs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超速离心等方法纯化,颗粒大小约30nm,具有典型病毒结构。组装效率受pH值、分散剂、F试剂、B试剂等因素影响,pH 8.0时组装率高于pH 8.5。添加分散剂可显著提高O型和A型VLPs的组装率,A型蛋白聚集更严重。F试剂和B试剂可稳定VLPs结构并提高组装率。VLPs在组装或保存过程中易聚集,聚集会降低免疫原性,适度抑制聚集可增强免疫效果。
三、口蹄疫VLPs的免疫特性, VLPs诱发的免疫反应更持久,能产生高水平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优于单体蛋白。紧急免疫试验显示:免疫后14天保护率达100%,7天为40%,3天为0%。免疫14天后,动物体温正常,血清和组织中病毒载量为阴性;7天免疫组虽保护率仅40%,但病毒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VLPs疫苗抗体产生速度快于灭活疫苗,14天内抗体阳性率达70%,5个月内抗体水平不低于灭活疫苗。单次免疫后抗体持续期达6个月,保护力≥80%。
四、疫苗稳定性与效力, VLPs对冷冻(-20℃、-70℃)和机械剪切(3000 rpm)具有一定耐受性,结构和含量稳定。放置9个月的疫苗免疫30天后抗体合格率仍达100%,PD50值仍大于6,符合国家标准。放置18个月后,疫苗效力有所下降,但PD50仍大于6,保持有效。
五、总结与展望, 四种口蹄疫VLPs疫苗已上市,具备抗原广、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可精准区分感染与免疫动物等优势。VLPs疫苗是新一代疫苗,专为口蹄疫净化设计,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3. 猪群中的PCV2感染:了解其在群体水平的影响
亚历克斯·科沃斯,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大豆安全:中国养殖业2024年豆粕占比已降至13.7%,较2017年降4.2个百分点。
4. 利用反饲控制新生仔猪肠道病毒
苏普特·瓦塔纳潘萨克,朱拉隆功大学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主题:利用反馈机制(gut feedback)控制新生仔猪肠道病毒(enteric virus)感染。
二、主要肠道病毒种类与特征, 他们的特征:
三、疫情爆发控制的五个步骤, 快速确认疫情:临床症状:仔猪水样腹泻、呕吐、脱水、死亡;母猪腹泻带腥味,停食1–2天后恢复,但仍排毒14–21天。实验室诊断:PCR或多重RT-PCR检测PEDV、TGEV、PDCoV、轮状病毒。刺激母猪免疫反应:方法包括:使用PEDV活疫苗或灭活疫苗;使用低传代活PEDV纯培养物;采用“肠道反馈”法(gut feedback):用感染仔猪的新鲜肠道组织喂给妊娠母猪,刺激其产生免疫反应。选择优质肠道组织进行返饲:使用安乐死仔猪的胃、大肠、小肠,混合饮用水搅拌,加入150 ppm粘菌素,按1:10比例饲喂妊娠母猪。确保所有母猪出现腹泻反应,否则1周内重复1–2次。监测免疫效果:收集初乳检测IgA、IgG抗体水平(使用IPMA法)。高抗体水平母猪的初乳被称为“Magic milk”,在仔猪出生后第1天喂10–15 ml,重复2–3次,增强被动免疫。预防二次爆发:控制母猪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症(MMA),防止因初乳不足导致仔猪失去PED保护力。育肥猪爆发时,添加电解质、矿物质、益生菌/后生元,改善肠道健康,使用粉状消毒剂控制环境中病毒传播。
四、病毒致病机制(以PEDV为例), 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12–24小时内在小肠细胞质中增殖。感染后12–36小时出现腹泻,24–36小时达到疾病高峰,表现为严重水样腹泻、脱水、死亡。成年猪7–10天可恢复,但持续排毒。
五、总结, 通过快速诊断、肠道返饲、疫苗接种、初乳抗体监测和健康管理五步法,可有效控制仔猪肠道病毒疫情;初乳中的IgA、IgG水平是评估免疫保护力的关键指标;肠道返饲法虽有效,但存在非洲猪瘟(ASF)传播风险,需谨慎操作。
5. 蓝耳病的监测与净化
李明,神农集团
一、监测, 监测项目:异常猪采样、采食量监测(如何早发现、早介入,降低传播速度),生产成绩(反映大群是否稳定,持续时长、疫情损失),血清(检测个体样本病毒血症的标准),舌尖(跟血清的吻合度75%左右,舌尖阳性率>血清),家庭口腔液(采集操作简单、跟技术液结果吻合度不高,适合大群评估),脐带血(胎盘垂直传播),技术液(血液、睾丸组织等,灵敏度高),哨兵猪(诱情公猪、高频率监测),仔猪免疫程序(免疫时间、免疫剂量)对下游育肥生产成绩影响(不稳定期、排毒量、生产指标、经济效益)。
二、净化, 净化目标:实现猪群蓝耳阴性,降低生产损失,建立稳定健康种群。净化模式与案例:后备建群净化:引种7000头阴性猪,引种过程中发现阳性。采用自然感染+MLV疫苗免疫策略,54周后实现净化。抗体阳性率52周后降至5%,对生产影响较小。
生产母猪厂净化: 存栏8000头,测定舍转阳,拔牙失败,感染扩散。两针MLV免疫后大群未快速稳定,净化周期长达74周。空流返损失持续50周,远高于正常24周,抗体阳性率持续时间长。测定舍转阳,拔牙失败,生产业务交叉,大群处于感染潜伏期。两针MLV免疫后,大群没有快速稳定(阳性排毒猪能检测到野毒)。疫苗免疫后到产生阴性的断奶仔猪,间隔20周(大部分能母猪能产生阴性仔猪,但是个别母猪垂直传播持续时间比较长,长达55W)。净化耗时:74周(正常生产母猪厂,感染转阳到开始自留种)。封群前,后备舍和测定舍留种接近2500头,日龄跨度21d-200d。净化关键挑战:封群带来的生产损失大。如何在蓝耳不稳定状态下快速实现群体稳定,是净化成功的关键。探索不封群净化路径,结合生产管理与免疫状态。
三、综合防控要点, 主要措施:包括生物安全、疫苗免疫、药物防控、生产管理、监测五大方面。免疫与药物策略:根据仔猪感染状态制定免疫时间与剂量。监测下游发病规律,提前制定保健方案。生产管理:加强巡栏、病弱猪护理、环境控制,减少应激与传播风险。
四、总结(Summary), 监测:蓝耳病防控中,对猪群进行全面的监测,可以帮助管理者评估猪群感染或免疫状态、制定合理的免疫和用药方案、调整猪厂的生产流程、控制入群节律和时间,从而控制猪群健康稳定,降低生产损失。净化:后备建群净化:先让后备猪充分感染,整个群体快速感染,建立均一的感染状态,猪群稳定后(野毒病毒血症阳性率10%以下),再用疫苗免疫(是否可以不用疫苗免疫),然后封群,监测,待猪群分娩,很快能产生阴性的
参考资料:
WSE
举办地区:湖南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国展路118号
展览面积:150000㎡
观众数量:150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