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日本媒体公开报道了CIMT2025展会情况,协会传媒平台编译并转发该文,供业界参考。
CIMT2025规模再创新高,新增场馆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于4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CIMT2025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CMTBA)主办,在传统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和新落成的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同时举办。
此次展会总面积扩大至约31万平方米,较上届(CIMT2023)增长121.4%。参展商数量增长54.8%,达到约2450家公司和机构。总进馆观众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11993人,使CIMT2025成为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展会。
电动汽车相关制造技术成为展品亮点
今年CIMT的一大亮点是面向电动汽车(EV)行业的高精度加工解决方案,这是中国政府作为其更广泛的新能源汽车(NEV)战略的一部分所支持的一项重要举措。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达到1286万辆。截至2024年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7.1%,达到308万辆。政府的目标是,在补贴和扩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到2027年底,将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提高到45%。
日本和中国制造商重点展示电动汽车加工解决方案
山崎马扎克展出了15台机床,占据了中国以外展商中最大的展位之一。其产品线重点展示了电动汽车和半导体制造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FF-1250H L卧式加工中心以其加工大型铝制电动汽车框架部件的能力而备受瞩目。执行董事山崎真嗣评论道:“CIMT吸引了众多电动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中国最初专注于电动汽车,现在正向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扩展——这与日本不同,日本最初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导,现在正转向电动汽车。” 马扎克展位还展示了多个电动汽车的部件样品。
日本电产机床株式会社(Nidec Machine Tool)首次在全球亮相其GE25CF滚齿机,该机型专为加工电动汽车齿轮部件而开发。该机床将倒角与滚齿加工融为一体,有助于简化工艺流程。该公司一位代表表示:“预先去除毛刺可以减轻后续齿轮精加工过程中砂轮的负荷。”
京瓷在中国拥有四个生产基地和13个销售办事处,重点展示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本地化切削刀具。其中包括分别用于粗加工和精加工的PHC和PFZ排屑刀片,适用于同时加工不同材料的应用,例如钢压铝制电动汽车电机壳体。京瓷(中国)贸易有限公司的一位代表指出:“在日本,我们专注于具有广泛市场吸引力的产品,而在中国,我们专注于更小众的细分市场开发。”
中国切削刀具制造商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展示了其用于电动汽车铝制部件的SA100立铣刀。SA100采用专有的刀片和排屑槽设计,相比前代型号提升了排屑性能。
半导体设备助力高精度加工需求
除了新能源汽车(NEV)领域,中国政府也积极支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在CIMT2025展会上,许多参展商重点展示了半导体制造设备部件的加工解决方案。
冈本机床株式会社展示了UGM64GC磨削中心和PRG6DXNC旋转平面磨床——这两款产品均适用于加工陶瓷等脆性材料,而这些材料常用于半导体制造设备。
“由于政府的支持政策,我们决定优先发展半导体行业。”该公司一位代表表示。“随着中国本土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不断涌现,我们看到机器的安装量正在稳步增长。”
牧野铣床展出了多款机型,包括V300和V900立式加工中心(首次亮相于JIMTOF2024)、a500iR卧式五轴加工中心以及U86线切割放电加工机。V900和a500iR是首次亮相中国市场。
a500iR不仅可以加工航空航天零件,还可以加工半导体生产设备的零部件。“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需求显然正在增长。”牧野的一位代表指出。
全球及中国制造商展示超精密解决方案
中国大力推动半导体等关键行业的国产化,带动了对高精度加工的强劲需求。制造商纷纷展示微米级精度的先进加工中心,以示响应。
大隈展出了适用于工业机械零部件加工的MCR-A5CⅡ双柱加工中心,以及用于模具和半导体元件加工的MB-80V立式加工中心。除了MCR-A5CⅡ之外,大隈还展示了其第10000台双柱加工中心的出货情况,以此庆祝其重要的里程碑。
“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的制造业非常活跃,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大隈机床(上海)销售部副总经理表示。“对能够提供顶级加工精度的高端机床的需求日益增长。”
安田精密工具公司推出了用于锻造和压模加工的YBM640V立式加工中心,以及用于微加工的YMC650。销售推广部销售工程科科长表示:“各行各业对超精密加工的需求都非常强劲。”
韩国制造商DN Solutions(原斗山机床)首次在中国推出DVF5000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和DNX2100多任务加工中心。该公司市场营销和产品规划办公室的一位高管表示:“中国市场的客户要求产品兼具精度、效率、自动化和成本竞争力。”
中国本土制造商彰显高端创新
中国机床制造商也非常重视精度。
北京精雕集团展出了一系列高精度加工中心,包括用于微加工的JDMGB300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和用于中大型工件加工的JDSR1000五轴立式加工中心。
JDMGB300制作的演示部件——以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如意杖为原型——展示了该机床的精细雕刻能力,包括尖端而复杂的图案和文字。
中国领先的切削刀具制造商之一株洲硬质合金切削刀具有限公司(ZCC.CT)展示了其专为加工难切削材料而设计的高端“盘古”系列刀具。一位负责日本业务的经理表示:“过去两年,航空航天领域对高端刀具的需求不断增长。”
自动化解决了制造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与日本一样,劳动力短缺一直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持续挑战。一些公司通过结合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一挑战。
德马吉森精机现场演示了其NLX 2500|700第二代车削中心与MATRIS Light机器人系统的组合,以及其CTX beta 450 TC多任务机床与工业机器人的组合。
发那科(FANUC)推出了一套集成了CRX-10iA/L协作机器人、LR-10iA/10工业机器人和ROBODRILL α-D14MiB Plus加工中心的紧凑型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前道和后道加工工序的自动化。“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中国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从事制造业,这与日本的情况类似。”发那科的一位代表解释道。
海天智能解决方案是全球最大的注塑机制造商之一海天国际的工程部门,展示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微缩模型,为各种规模的生产线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我们可以为各种规模的生产线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一位区域销售经理说道。
智能与人工智能塑造未来
中国本土机床和工具制造商曾一度被认为在质量和精度方面落后,如今正致力于提供更注重精准度的产品。一些国际与会者甚至对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快速技术进步表示担忧。
展望未来,融合机器人、数字技术和智能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将成为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CMTBA)毛予锋会长表示:“与全球市场相比,中国机床行业保持相对稳定。外国制造商正日益中国市场。”
关于美国关税上调,他补充道:“对于专注于出口的企业来说,影响巨大。但就整个机床行业而言,中国只有约7%的机床出口到美国,因此影响仍然有限。”
毛会长还强调了人工智能日益增强的作用:“人工智能将继续推动机床行业的转型。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可以免费使用,正在引起国内制造商的极大兴趣。”
来源:日媒公开报道
日文编译:协会传媒平台
责编:张芳丽
设计推送:叶涵
总审:王旭
参考资料:
CIMT
举办地区:北京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北京市顺义区裕翔路88号
展览面积:310000㎡
观众数量:336504
举办周期:2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