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十四五”以来,聚焦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步入新技术应用、智慧城轨建设的大力发展期间,无锡地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重要论述精神,抢抓“数字地铁”、“智慧城轨”发展机遇,以“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具有鲜明无锡特色的智慧城轨示范样板。
数字赋能,智慧加持。自2021年无锡地铁集团发布《无锡智慧地铁规划》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扎实铺就绿色智慧发展之路。无锡地铁借助数字化解决方案,将物联网、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智慧地铁建设发展,在建设线路中完成多个智慧项点综合应用示范,依托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打造智慧运营体系,依托城轨云、大数据平台打造数字底座,依托BIM管理平台加快数字建造,多场景、深层次地探索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与城轨交通融合,为无锡城市轨道交通在少人化、智能化、高效化、节能化等方面创造价值,推动无锡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升级。
提升车站管理水平
乘客出行体验更优
智慧客服
无锡地铁三阳广场站首次推出智慧客服,融合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等技术,基于AI知识图谱打造了智能交互系统和自助服务系统。集运营、客服于一体的“全场景智能语音客服中心”为乘客提供集语音咨询、语音购票、自助票务处理、远程音视频在线求助等“一条龙”自助服务。乘客可以通过语音方式与智能机器人“福宝”进行互动,自助查询线路、换乘、票价、车站布局等相关出行资讯,为乘客出行提供多元需求服务。
智慧车站
智慧车站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重构和再造,打破各专业系统间的壁垒,实现各专业主要设备的物联接入,对信息进行集中化和移动化管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车站全景系统,通过构建设备层、物联网边缘网关层、平台层、应用层、智能终端层五个层级的系统架构,最终实现设备感知、系统集成联控、终端移动操控的高度自运转,实现运能的精准投放、调度的智能联动、车站的无人值守,致力于打造全景式灵活高效安全的车站运营管理,探索城轨交通智慧发展新模式,满足新时代乘客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支撑无锡地铁数字化转型。
智慧安检
智慧安检由智慧检物、智慧检人、智慧监控、安检信息化等部分组成,相较于传统安检以检测金属为主,太赫兹人体安检仪集成了太赫兹探测成像与红外测温技术,可检测金属、液体、胶体、陶瓷等多类违禁品,真正实现“全过程无接触”,大幅度提高安检效率。以科技手段全面提升检物、检人效率与准确度,智能清扫车站安检难点盲区,有效强化线网级信息实时搜集与集中处理能力,从而持续守护乘客出行安全、通行效率,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感。
商用5G覆盖
地铁因为人流量大、环境封闭,对通信信号要求极高。5G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大变革点,是智慧出行的核心“助推剂”。2020年起,无锡地铁携手无锡移动、无锡联通、无锡电信,对已开通运营线路进行5G改造。实测地铁车厢内的5G信号,全程5G平均速率超过1000Mbps。地铁行驶期间,用5G手机下载一部1G左右的电影,仅仅花了10秒,足以支持市民乘客视频聊天“不卡顿”、观看视频“不掉线”等需求。此外,乘客在地铁站厅、站台、车厢内任意空间都能畅享移动5G“极速”服务。
助力列车智慧运行
科学运用智慧技术
AI识别技术
AI视频行为识别技术利用AI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对城轨车站中的常规区域与经常发生异常情况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控,便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获取情报,并根据应急程度启动相应应急处置预案,及时调配应急资源,辅助工作人员快速做出应急响应措施。
此外,无锡地铁新线正积极探索应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该技术以安全为导向,深入挖掘安全相关内容,从顶层设计重视安全问题,从外部环境干扰和内部设备系统问题等多角度设定场景,以达到全自动运行线路安全、高效运营,提高现场应急情况处理速度和最大化减少紧急情况带来的运营风险和安全风险。
全自动运行系统能够发挥列车控制系统的技术优势,达到减少乘客在站等待时间、降低乘客在车厢内的站立密度、提高乘坐舒适性等目的,进一步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全自动运行系统能实现列车早间唤醒-出库投入运营-结束运营回库-休眠整个运营过程的全自动控制,并且能够根据客流变化灵活、动态调整运营计划,提高车辆、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减少人员数量,有效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设备运维水平
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
基于于大数据、无线通讯、传感器、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的高速发展,这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使得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的实施成为可能。智能运维包括供电、信号、车辆智能运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自动化、信息化系统深度结合,全面掌控列车核心装备群健康动态,整合资源进行智能维护,优化运维环境,保障运维质量,提高运维效率。
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实现车辆状态健康监测及列检作业自动化。其中,车辆状态健康监测应用车载数据融合、车地多通道传输、数据安全接入、分布式大数据存储与分析、应用等关键技术,采集汇聚、实时传输监控,智能感知、检测各系统数据,覆盖自动化日检项点60%,智能诊断并预警故障,提升30%安全预警完备率。
智能列检系统借助实时监控设备,采集和分析车辆的运行、检修数据,判断设备故障趋势,实现故障预警和分级报警,实现轨道综合检测、车辆列检等检测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目前已应用于无锡地铁4号线。智能列检系统覆盖了80%以上地铁车辆日检作业项点,能够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准无人化作业,推进车辆检修从“计划修”到“状态修”的变革。
供电智能运维系统基于设备机理利用在线监测装置,从在线监测、视频巡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代替人工进行自动巡检,解读数据体征,全面感知红外、局部放电、温湿度、噪音、烟雾等信息,全面识别运行、绝缘、发热、环境等状态,全面评估设备健康情况并及时预警故障;同时采用深度学习、专家决策等技术,指引人员进行精准维修,大幅解放人力,确保资源更有效利用。该系统可覆盖变电所人工巡检75%以上的检修项点,变电所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效率提升25%。
信号智能运维系统通过采集运营设备的状态和维护信息,建立设备履历,智能监测与分析设备状态,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评估和健康管理,实时报警故障、状态智能预警并给出维修建议,实现基于状态修的维护模式转变,帮助运营人员降低平均设备检修时间10%至20%,提高运营维护效率。
加快云数平台建设
构建数字化转型基础
城轨云是无锡地铁的数字化重要底座,是构建无锡地铁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性平台,对于推动业务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锡地铁计划在5号线建设中同步实施城轨云平台建设,包括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两部分。
城轨云物理架构
通过云计算技术将硬件形成统一资源池,为软件系统运行提供必要的算力和存储支撑,是软件系统运行的基础性平台,同时为生产、管理及创新系统提供统一的运行及安全保障,节省硬件成本,提升系统部署效率。
大数据平台是集合生产、管理及创新系统等在内的系统接口中心和数据中心,可实现接口、数据的统一管理,降低系统互通和系统间数据共享与二次开发利用成本。统一数据和接口标准后,可实现大数据平台对数据的共享和统一获取,同时可避免因获取数据、更改接口带来的系统频繁改造,降低创新技术难度,为业务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已全面融入地铁发展的各个领域全过程,未来,无锡地铁将不断夯实智改数转关键技术支撑,持续发挥产业融合优势、促进共融共通,以数字技术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更加智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升级,以智慧赋能绿色城轨,全面搭建智慧地铁系统、夯实智慧城轨数字底座,打造“安全可靠、便捷舒适、节能高效”的智慧地铁,更好服务支撑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市民满意、技术前瞻、经济高效、绿色低碳、产业融合的具有无锡特色的智慧地铁,全面推进无锡城轨交通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
热门文章推荐:
超百万字!超500个图表!覆盖全产业链!《202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2022-2023新增开工重要数据!1224.96公里!17803.14亿元!市域铁路2057.82公里!9148.64亿元!
轨道集团高层领导调整梳理(5月25日更新)
推荐:“十四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展望
来源:无锡地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