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新活态”:第二届非遗数字论坛走进扎鲁特旗
来源: 聚展网2023-08-16 22:31:31 189分类: 艺术资讯
7月29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中共扎鲁特旗委员会、扎鲁特旗人民政府、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非遗数字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的第二届非遗数字论坛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举行。中国非遗保护协会王晓峰会长,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吉狄马加,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一级巡视员王雪峰等领导及全国非遗数字化领域学者专家近百名嘉宾出席了论坛。
王晓峰会长在开幕发言时表示,随着全球化、数字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现代化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冲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非遗要从历史走向当代,必然要汲取科技,融入生活。在近年工作实践中,数字化对非遗保护传播的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作用越发突出,数字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牛文俊、扎鲁特旗旗委书记邵彦军先后作开场致辞,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并希望借非遗数字论坛契机,以非遗数字化促进地方文旅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
通辽市牛文俊副市长在开幕致辞时表示:“非遗数字化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情对话,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的火花,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遥相呼应。近年来,非遗不断‘破圈’,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市围绕文物古籍保护、非遗系统性保护,积极探索‘非遗+’深入推进‘非遗+’,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今天我们以‘非遗’为媒介,与文旅深度融合,通过现代科技数字化展现美好未来,目的就是让‘非遗活起来’,让‘旅游火起来’。”
扎鲁特旗旗委书记邵彦军邵书记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扎鲁特旗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推动非物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旗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自治区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17项、旗级项目26项,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自治区级传承人17人、市级传承人20人、旗级传承人26人,乌力格尔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届非遗数字论坛是一场分享专家学者思想与智慧的盛宴,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扎鲁特历史文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论坛主题为“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新活态’”,由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非遗数字专业委员会主任代柳梅担任论坛主持人。吉狄马加结合生动案例,以《在数字化的今天,文化遗产中的“活态”纪录及其价值》为题作主旨演讲。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文化数字资产研究室主任邓丽丽、上海创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欣、抖音集团直播业务副总编辑李璐、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董杰等学者专家,围绕数字化助力非遗活态传承、数字非遗对人文经济赋值、非遗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等话题展开演讲,深入探讨新时代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路径。
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作主旨演讲(摄影:兰红超)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演讲(摄影:兰红超)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文化数字资产研究室主任邓丽丽演讲(摄影:兰红超)
上海创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欣演讲(摄影:兰红超)
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董杰演讲(摄影:兰红超)
论坛同期开展的扎鲁特旗非遗馆,则通过历史、民俗、工艺、文创、生活方式等不同视角,集中展现了当地丰硕的非遗保护成果,这也是全国首次以蒙古包为原型搭建的非遗主题展馆。
作为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非遗数字专委会的年度活动,非遗数字论坛的持续举办,旨在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为中国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图片_ 兰红超,视频_ 马博瀚)
第二届非遗数字论坛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举办(摄影:兰红超)
第二届非遗数字论坛场地外景(摄影:兰红超)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展位销售
专属微信
专属微信
2026.07... 查看展会时间
ANIME EXPO
2026.03... 查看展会时间
Art Basel Hongkong
2025.05... 查看展会时间
PHOTOFAIRS Shanghai
2025.11... 查看展会时间
ARTO21 SHANGHAI
2024.12... 查看展会时间
ART Shenzhen
2025.06... 查看展会时间
Art Basel
2025.11... 查看展会时间
Paris Photo
2025.11... 查看展会时间
Art Cologne
2025.12... 查看展会时间
SPECTRUM & RED DOT MI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