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印刷资讯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拓展储能应用场景,引导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拓展储能应用场景,引导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

来源: 聚展网2023-05-24 18:23:59 419分类: 印刷资讯

图片



      中国储能网讯:“储能、氢能等新型产业的产业链长,渗透面广,带动性强,能够培育形成制造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524日上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举行。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2023年,工业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大力促进储能成本下降和规模化应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图片

   据黄利斌介绍,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2/3,是能源资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是节能降碳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储能是促进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资源,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促进节能与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黄利斌强调,发展储能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培育壮大储能产业,制定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产品目录,推广一批高效、低成本储能技术,推动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等应用。加快关键材料、模块、系统技术规范化推广;加快新型储能产品应用和技术升级,巩固现有产业优势,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引领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逐步拓展储能应用范围和场景,引导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和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在重点行业和领域予以推广。促进新型储能和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协调发展,探索利用锂离子电池、氢储能、飞轮储能等作为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型领域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进一步优化工业用能结构,促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同,加强部门间协同合作,系统推进高效储能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等工作,储能多元化发展,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行动,支持开展不同应用场景,储能标准研究,积极构建储能全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营造建设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

   预计2023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5GW,行业发展需要有新突破

在上午的大会中,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介绍了2022年我国储能行业发展的新情况。

图片

   据王泽深介绍,到2022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8.7GW,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成熟度和占比目前最高,其他细分赛道的产业链,严链、强链、补链和固链,总体市场规模已到1800亿元,同比增长了240%,显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在研发创新领域,去年有50多家储能企业发布了新产品,数量超过60项。从可比数据的储能企业来看,2020年到2022年三年储能行业的平均研发强度均在15%以上,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

   考虑到原材料价格的逐步趋于理性,各地能源配储政策的逐步完善,独立储能商业模式的不断优化,储能电站有望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5GW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0GW。到目前为止,据我们统计,我国涉及储能产业的注册企业已超过8万家,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产业规模要突破万亿,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

   在王泽深看来,虽然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储能行业仍处在产业变革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趋势的探索之中。“外资、合资、自主品牌及跨界新势力开始短兵相接,竞争陷入内卷,行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矛盾和难题,我们有许多方面要突破、深化和完善。”王泽深说。

   第一,在政策方面,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强政策支持,培育不同应用场景的商业模式,如何促进共享储能项目作为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的交易机制,准入标准,结算规则,如何在具备商业推广条件的地区修订峰谷差价。

   第二,在技术层面,如何面对多元化的技术路线以及迭代速度快,竞争激烈的市场现状,培育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领先企业和知名品牌。如何实现储能系统与新型能源电力系统的整体规划,实现相互的协调和优化。如何结合不同地区发展的需要,统筹近中远期不同的技术路线、不同应用场景的发展目标。

   第三,在市场机制层面,如何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如何在电源侧推动新型储能参加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如何在电网侧建立成本疏导机制,如何在用户侧鼓励分散的能源资源以聚合的形式参加系统的调节。

   第四,在产业层面,如何准确把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品质可靠、清洁绿色、效率优先的发展,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绿色设计、绿色回收的自主可控的绿色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提高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运营能力,如何避免低价中标、恶性竞争、质量良莠不齐、安全隐患等问题,如何加强行业的自律,提高产业的韧性。

来源:澎湃新闻



图片

联系电话


电话:(参会报名可索取报告,请加微信) 马焕英


地址:

北京市阜成门外大街四川大厦东塔楼13


官网:

www.escn.com.cn 


投稿邮箱:mahuanying@escn.com.cn

Baidu
相关标签: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展位销售
方经理
方经理
金牌项目经理
直线 0571-88560061
专属微信wechat
wechat
蒋经理
蒋经理
金牌项目经理
直线 0571-89099392
专属微信wechat
wechat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印刷行业展会
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2025.05... 查看展会时间
China Print
中国国际全印展-上海印刷技术及设备器材展
2026.10... 查看展会时间
All in Print China
中国(上海)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
2025.12... 查看展会时间
LABELEXPO Asia
中国(上海)国际网印及数字化智能印刷展
2025.08... 查看展会时间
DSPE CHINA
深圳礼品包装及印刷展览会
2026.04... 查看展会时间
Gift Packaging&Printing
上海国际印刷包装纸业精品展
2026.03... 查看展会时间
CDPTP
上海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2026.06... 查看展会时间
PRINT TECH
成都国际印刷包装产业展览会
2026.04... 查看展会时间
PPE CHENGDU
广州国际数码印刷、图文快印展览会
2026.04... 查看展会时间
Personalized print
德国德鲁巴印刷技术及设备展览会
2028.05... 查看展会时间
drupa
临沂国际塑料产业展览会
2025.11... 查看展会时间
临沂塑料包装印刷展
香港印刷包装展览会
2026.04... 查看展会时间
HK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