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一个大企业的动作往往可以带动一个行业的变革。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预拌混凝土上市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同样映射出混凝土行业转型发展的轨迹。
伴着蒙蒙细雨,本报记者走进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眉山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砼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从不同角度感受了大型混凝土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进行企业生产和管理运营模式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
智慧工厂塑造搅拌站“新”形象
在人们的印象中,预拌混凝土行业身为传统制造业,一直存在生产环境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效率不高、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眉山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智能化的管理,以及对安全、文化的重视,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搅拌站的固有印象。
“只要进入工厂必须配戴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厂区已经实现全天候、无死角AI智慧眼监测。AI智慧眼只要发现厂区存在的风险行为就会记录并提醒,有效保障了厂站人员安全。”眉山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徐应涛告诉记者,眉山厂是眉山市乃至西南地区绿色环保示范预拌混凝土厂,在安全环保和智能化建设方面拥有着行业领先技术。除了AI智慧眼,公司还在物流车辆上使用盲区报警、360°监控、防疲劳驾驶系统、GPS等智能化设施设备,辅助道路安全运输,并持续开展推进业财融合、网络安全等工作,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周活动、新入场人员网络安全交底、日常网络安全巡查等工作。
眉山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中控室 吴 跃/摄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公司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一体化运营监控中心,实现调度员、质检员、操作员集中办公,大幅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徐应涛介绍说,目前公司已完成智慧工厂基础项目实施应用,实现智慧工厂雏形,从进料到混凝土的浇筑,每一步都有信息化技术的参与。材料入厂时可以实现无人过磅、自动取样检测等,大大减少时间和人工成本,原材料检测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卸料时有粉料、液料料位仪实时查看进料情况;发料时项目通过远程下单,调度前台在线接单;质检通过搅拌机内窥镜实时查看混凝土状态;罐车出站通过智慧运单系统识别车牌号自动打票,单车出站时间由110秒缩短至50秒;回站亦可通过上传小票,签收后可自主排队。可以说,智慧工厂已经融入到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
搭建科研平台释放创新力量
混凝土是最大宗的建筑材料,为国计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材料支撑。混凝土质量对建筑结构质量起着根本和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超高层超大体积建筑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大量涌现,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记者发现,针对当前形势,这家实力强劲的研究院早已结合新的发展趋势,开发出多种新型混凝土、特种混凝土,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目前,研究院的研究领域聚焦在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工程技术、混凝土生产工艺、混凝土智能制造、特种混凝土、固废资源化利用等六个方向。”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一些研究成果已经显露较大的实用价值。其中,速凝剂是一种能使混凝土快速凝结硬化的化学外加剂,广泛应用于水利、电力、铁路、隧道等各种工程项目的喷射混凝土施工中。研究院还针对目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分散性差、浆体黏度大、泵送施工困难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发出一种对微纳米粉料具有超分散特性的专用外加剂,能够实现UHPC在超低水胶比条件下的低黏度和大流态化施工,UHPC盘管泵送达800米。
除了新材料,混凝土智慧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也是研究院重点研究方向。在研究院的产品展示室里,记者看到骨料进场快检系统、便捷校系统、纸质记录数据数字化App、砂饱和面干吸水率智能采集终端、废浆渣高效高值处置系统等智能终端设备。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促进建材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成为行业共识。这些创新产品将是实现传统混凝土企业转型的有效力量之一。
打造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发展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通过穿戴智能监测设备而得知。如今,一个传统行业的各种数据同样也能显示在一块小小的屏幕上。
在砼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一个名为“砼联科技运营驾驶舱”的大屏幕上密密麻麻地显示着各种数据。据公司工会主席汤建华介绍,砼联科技立足于围绕混凝土产业,为客户提供全链条、全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围绕混凝土产业的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管控、在线交易、物流交付、供应链金融服务等环节开发了五大系列产品,包括砼智汇、砼联智选、找砂石、砼车汇、砼联数科。这个大屏幕就像驾驶员面前的一个仪表盘,可以让管理者随时随地了解物流、制造、管理、工地等信息。
“砼联平台的产品是针对混凝土全产业链业务场景设计的,产品设计团队直接贴近业务场景设计产品,产品覆盖了产业链各个业务场景,能够满足客户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目前,公司已经与10余家国内主流的金融机构形成合作,上线了二十多项金融产品,平台已汇集了2300多家砂石供应商,420余家物流服务商,40多家硬件供应商,这些资源还在快速增长,平台能够真正满足产业链不同客户需求,为客户带来好的应用体验和价值。” 汤建华表示,数字化转型非一时一刻之功,需要立足企业发展战略,系统性、长期推动。下一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建设面向混凝土全产业链服务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并始终坚持“守正创新、集成有为、应用有感”的产品理念,以市场、客户为导向,坚持平台和实体融合发展,为客户提供全链条、全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让交易更简单、管理更轻松、信息更透明、分享更快乐,赋能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5月15日3版《传统混凝土企业转型“秘籍”——从中建西部建设看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订阅《中国建材报》(含电子报)。
本文作者:吴 跃
初 审:贺 丹
复 审:王天恒
终 审:佟令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