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琦:赋能“新三线”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重庆教育装备展-聚展 - 展会网
首页 展会资讯 教育装备资讯 第61届高博会精选报告荟萃② | 黄琦:赋能“新三线”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第61届高博会精选报告荟萃② | 黄琦:赋能“新三线”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来源: 聚展网 2024-05-11 17:28:51 110 分类: 教育装备资讯

赋能“新三线”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在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地方大学高质量发展学术活动上的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校长 黄琦

(2024年04月15日)

图片

黄琦讲话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在未来激烈国际竞争中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高等教育必须发挥基础性、战略性和龙头作用,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以教育自主培养人才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来突破西方国家在科技等领域构筑的“小院高墙”。

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当下各行各业的高频热词。一个区域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具备协作配套优、基础设施全和创新氛围浓等特点,特别是需要科技力量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对于“新三线”的发展构成巨大挑战,除了面临“高精尖”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共同难题外,“新三线”还面临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用得好、育得优更难的困境。“新三线”不同于沿海、沿边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要素洼地效应”正在逐渐丧失,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调配引导资本、资源、人口向“新三线”地区流动,发挥“新三线”战略腹地和产业备份地的重要作用。“新三线”地区在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缺新少尖”的难题,培养符合该地区发展需求、能够充分运用新质生产工具、产生创新生产价值的创新人才,成为高校肩负的时代使命。

一、现实挑战

工业时代遗留的教育形式和理念已不适配“新三线”生产力的迭代发展,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让学生具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和能力,需要更加突显问题解决能力和未来导向意识。“新三线”高校面临以下四大挑战:

  • 家国情怀培养渗透不足,投身“新三线”建设意愿不强。
  • 学科专业布局不够优化,服务“新三线”新质生产力需求不够精准。
  • 数智素养培养相对滞后,缺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范式。
  • 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不畅,知识场景运用与实践缺乏行业深度。

二、路径选择

面对这些挑战,“新三线”高校需要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有机结合,把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和增强创新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本领。一是通过教育培养创造新质生产力、牵引源头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服务新型工业化转型、适应数字化、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应用创新人才以及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技能创新人才,不断推动劳动者素质从低阶向更高阶跃升。二是通过培养科研生力军的创新人才,以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支撑高水平科研,推动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系统集成、协同发力的局面。三是推动作为生产力载体的产业四链融合,以助推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链自主可控、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及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从路径选择来看,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 加快基础、交叉和新兴学科的创新人才培养。
  • 重构创新人才培养核心素养。
  • 健全全要素数智育人模式。
  • 健全科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机制。

三、西南科大实践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川省委作出“四化同步、五区共兴、城乡融合”战略部署,中国(绵阳)科技城为“高等教育双西三角”交汇点,正在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发展。西南科技大学位于“新三线”代表性城市绵阳,国之重器汇聚、国字号产品荟萃,在这样一个科产教资源云集、创新人才输入集中地的城市,面临高水平大学和创新人才支撑不足的困境,产学研中“学”这一块最薄弱。学校肩负为绵阳、四川乃至“新三线”地区“向新而行”提供强有力创新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将不断突破制约学科和人才培养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方位谋划适应“新三线”战略腹地人才需求的办学体系,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储才蓄能。

Baidu

参考资料: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高博会

HEEC

举办地区:重庆

展会日期:2024年11月15日-2024年11月17日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悦来大道66号

展览面积:120000

观众数量:100000

举办周期:1年2届

主办单位:励展集团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展位咨询
门票预订
展商名录
展位咨询
  • icon 电话
    展位咨询:0571-88683357
    观众咨询:0571-88611413
  • icon 客服
  • icon 我的
  • icon 门票
  • 展位
    合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