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盛大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本届年会以“持续发展的中国”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中国持续发展的动力、前景、机遇与合作,以及碳中和与全球气候治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充分展现了各界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高质量进步的期待。
▲ 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在“碳中和与全球气候治理”分论坛上发言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持高质量发展。多年来,中国奶业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国家“双碳”战略,致力于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行业的领军者,伊利集团始终坚持通过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和数字转型,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力求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局面。
以产业协同为路径,实现全链减碳“从无到有”的转变
奶业覆盖一、二、三产业,从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产品加工到终端销售均涉及碳排放。伊利开创性地以产业协同为路径,实施从草场到餐桌的减碳管理,推动构建全链条的绿色生态系统。
在上游,伊利推广“种养一体化”的生态农业模式,牧场周边种植的紫花苜蓿、燕麦不仅为奶牛提供了优质饲料,还具有显著的固碳能力。在中游,伊利启动“碳足迹+水足迹”的双重核查,并成功打造多个零碳工厂,旗下多家分子公司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在下游,伊利推出了多款“零碳产品”,引领低碳消费潮流。
同时,伊利还积极推动合作伙伴的低碳转型,自2022年起,启动创建行业首个“零碳联盟”,目前已有众多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加入。此外,伊利还建立了供应商碳排放数据收集系统,计划到2027年实现核心供应商全部实现低碳转型。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可持续减排技术“从优到新”的升级
中国奶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伊利近年来在生物育种、饲草种植、奶牛养殖、包装材质等领域持续进行技术升级和工艺革新,以科技力量推动绿色转型。
在产业链源头,伊利突破了降低奶牛碳排放量的育种基因编辑技术,为培育低碳核心牛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提高奶牛饲料转化率,既满足了奶牛的营养需求,又降低了甲烷排放,实现了源头减碳。
伊利还不断强化创新赋能,积极研发绿色化、轻量化包装。目前,伊利多条产品线广泛采用了可降解环保包装,成为国内首家使用FSC认证无菌纸盒包装的乳品企业。很多产品的植物基梦幻盖,部分原料来源于甘蔗,不仅保持了外观与功能,还减少了碳排放。预计到2025年,伊利将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包装材料99%可回收,为地球资源再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数字转型为动力,实现产业链降碳增效“从新到强”的飞跃
当前,数字化发展为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提供了强大支撑。伊利率先启动数字化战略,推动构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产业增长极。
▲ 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
在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低碳环保技术最先进的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伊利运用数字技术全方位管理奶牛的生活环境,确保奶牛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得到妥善处理。通过物联网技术,牛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能够实现自动化调控,有效降低了能耗。在中游,伊利打造智能工厂,实现生产全过程无人化、过程透明化、生产高效化、信息可视化,通过数智化赋能,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参考资料:
DAC
举办地区:福建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厦门市思明区会展路198号
展览面积:100000㎡
观众数量:60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奶业协会